2007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继续开展创建诚信一条街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对诚信一条街进行评比检查,促进企业进一步规范、守信。与此同时,对全市5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动态分级分类管理,及时通报企业诚信等级,企业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明显提高。
二是证后监管得到有效落实。上半年,组织对5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家医疗器械使用口腔义齿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责令23家生产行为不规范的企业限期整改,并对2005年已通过gsp认证的117家药店进行跟踪检查,企业经营行为进一上得到规范。
三是药品快检车快检作用明显。截止2007年6月30日,已运行53天,快检覆盖全市13个镇、110个行政村、128个卫生所及分所,快检药品999年批次,靶抽35批,查处违法行为50多起,发现假劣药品4批次,有效打击了违法行为。
四是深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2006年上报adr病例进行了分析、评价,全市主要涉药单位积极撰写adr方面的论文,编印一期《厦门药事》药品不良反应专刊。为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年初,对260家基层门诊部、诊所负责人进行培训。上半年,上报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报表536份,同比增长36%,对3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展开调查,并向省中心推荐12名临床医学专家作为省adr监测专家库候选人,为adr监测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