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东省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已超过30000份,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仅2006年一年的报告表就超过20000份,基本上达到了who提出的能够进行adr/e信息数据利用的基本要求。同时,广东省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不断完善,全省的21个地级市已经成立了市级adr监测工作站,进一步延伸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自2002年4月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通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报告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发现可能的药品安全性信息。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学地分析了广东药品安全性状况,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了依据。随着监测网络的完善,逐渐体现其预警功能,近年来,通过广东省的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到多起突发、群发的adr/e的早期信号,在事件发生的早期科学地评价事件的性质和预测发展的可能趋势,为遏制药品带来的危害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方面,广东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试点工作自2002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以来,各地监测部门上报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232例。今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将依托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增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职能;全面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认知度;加强对高风险产品和投诉多的产品的再评价以及国家指定的重点监测品种的监测和再评价。
在药物滥用监测方面,从2003年开始全面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对收集的药物滥用报告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掌握药物滥用动态,对广东省禁毒和防止药物滥用工作具参考价值。与公安、司法、卫生等部门建立麻醉、精神药品监管的有效协调机制,把广东省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今后,广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点将向评价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倾斜,进一步加强报告资料的质量管理,完善全省监测网络管理及应用服务系统,探索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科学模式和方法,建立全省监测信息再评价体系。将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建设广东省合理而高效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架构,努力提高不良反应的监测水平。(2007.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