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陈智周
案由:近年来,很多投资商对国有非盈利性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盈利性投资,医院方提供人和机房,投资方提供设备资金,然后按比例提成。
投资商以盈利为出发点,检查的病例数越多,收入就越多,其结果是病人花了高额医疗费,而没能获得准确的诊断或接受了不必要的检查,这有悖于当前医疗改革的目标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宗旨。加上目前缺少对这种投资行为的监管和审计,形成出现设备购置、使用及收入分配等漏洞,造成国家资产不应有的损失。
一台价格昂贵的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应该是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由于教学和科研往往极少创造经济效益,通常会被投资商限制到极致,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解决路径: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办法,对投资全过程严格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法规实施前,停止这类投资运作方式,避免形成医疗腐败的漏洞;对已经完成的投资项目,有关政府部门应实行定期审计监督,及时纠正、处罚违纪违法运作行为;大型医疗设备必须进行资源共享,各城市设立大型医疗设备中心,集中、共享,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信息源自:荆楚网(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