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中国医疗机构公私,并满足居民对高质素的需求,世界集团旗下私营部门国际金融公司(ifc)表示,正积极物色入股或投资内地医疗项目的机会。
卫生部亦表示,内地已进一步开放外资投办合资医院的限制,外资的股份比例最高可占到70%。
医疗需求急增市场庞大
近年,随着中国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整体医疗服务需求急剧上升。专家预计,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将会愈来愈庞大。对外国资本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亦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医疗市场之一。
世界银行代表出席内地一个卫生领域合作论坛时透露,他们已经在中国尝试投资了两个医疗项目,其中包括向北京及上海的和睦家医院及诊所提供6,488万元(人民币,下同)的贷款,以及向爱尔医院集团提供6,400万元人民币贷款。
外资股份最高可占70%
为配合中国,推动中国医疗机构公私合作,世界银行希望谋求更多投资内地医院的机会。在他们本财政年度的7亿美元(约54亿港元)投资计划中,希望物色到入股或者投资中国医院的项目。
针对外资进入中国办合资医院,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0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鼓励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办合资医院,依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外资股份最高可占到70%。
高强表示,‘外资医院如在中国提供医疗服务,中国政府对其医疗卫生的技术、治疗质量、医务人员的资质,肯定要依法严格监管。但对这些医院的经济,政府肯定不会干预。’
学者倡市场化满足中产
目前,内地96%的医疗卫生资源均投向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高强认为,这样的卫生资源分布结构很不合理,今后要对一批公立医院实行改制。在保障居民基本卫生的前提下,会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医疗事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张炜亦认为,内地城市高收入人群,对一些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但目前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未能达到要求,因此,他建议‘发达地区应该将一部分医疗服务交给市场,满足新兴中产阶级的需要’。
—— 信息源自:金融界网站
|